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

HKIFF 2012



每年的三、四月,便是香港國際電影節。對於不少影迷來說,是很重要的觀影時期。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,都會在電影節期間放映。部份選片可能會在稍後的正場上映,亦有部份是「電影節限定」的。

翻開小冊子,看看電影簡介,選好場次,以下是筆者今年電影節的觀影選擇:

美好2012》(Beautiful 2012)
繼去年的《香港四重奏II》後,又一以四個短片故事組成的四重奏,其中一個短片《我的路》(My Way) 由香港的許鞍華執導。

G系機械人》(Robo-G)
一間生產家電的電器公司,一個獨居老伯伯,一個機械人控的女大學生,因一場機械人大賽而相遇,到底會產生怎樣的火花?

龍門飛甲3D》(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 3D)
2011年的舊片回顧,去年錯過了,可以在電影節進場補償。
(題外話:為何《保衛戰隊之出動喇!朋友!》沒有入選舊片回顧中?)

情書》(The Love Letter)
甜蜜蜜》(Comrades, Almost a Love Story)
兩者均是今年「焦點影人:陳可辛電影」的選片。

低俗喜劇》(Vulgaria)
據聞會比《AV》去得更盡更徹底,很想看看「有幾盡」。

色辱》(Shame)
Michael Fassbender 榮登威尼斯影帝之作。

的士司機》(Taxi Driver)
零用錢》(Small Change)
兩者均是「修復經典」的選片,難得在大銀幕重現,非看不可。

人山人海》(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)
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。

白鹿原》(White Deer Plain)
本屆的閉幕電影,兩年的《團圓》(34屆),借一對因國共內戰分隔半世紀的戀人重逢,探討新舊家庭價值觀的衝突;今次講述白鹿村的三代恩怨,史詩式架構,188分鐘的片長,是個人觀影耐力的挑戰。

10+10
十個新,十個舊的台灣電影導演,加起來便是《10+10》,是送給台灣的情書。

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》(On The Edge of A Floating City: We Sing)
以獨立音樂人的經歷,探討城市空間與創作自由。

十三刺客》(13 Assassins)
三池崇史重拍工藤榮一的同名作品,之前沒有看過原作,故可當新片看。

小桃的奇幻手紙》(A Letter To Momo)
預告片予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。

空鞘武士》(Scabboard Samurai)
「把武士道精神『玩』個死去活來。」-重點在如何玩。

死亡讓我活多次》(Life Back Then)
男女主角的職位是「遺物收拾員」,主題與生死有關,入場前或要帶備紙巾。

去吧!獃子劇社》(Go! Boy's School Drama Club)
純粹想去笑。

仍在考慮中的影片:
嫲嫲帆帆》(The Age Of Miracles)
1995年春節期間上映探討生死的電影很「大吉利是」,亦很大膽。


一命3D(Hara-kiri: Death of a Samurai 3D)
另一套三池崇史重拍的武士片,加入3D技術,務求將武士片現代化。


註腳風雲》(Footnote)
無光歲月》(In Darkness)
兩者均為本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侯選作品


明信片》(Postcard)
99歲的新藤兼人最新執導之作,也可能是最後的作品。


賤箭豬佐治》(George The Hedgehog)
同日前面有《低俗喜劇》放映,難道是「低俗對賤格」之局?


追蹤電影未來》(Side By Side)
今年電影節大師班的嘉賓正是此片的監製奇洛李維斯!可惜一日即滿。


閣下又會看哪些呢?歡迎大家討論。

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

《妖夜尋狼.血姬覺醒》:索爆血姬回歸誓要血花四濺!





以殭屍、人類和人狼為題材的電影很多,相比《暮光之城》以愛情賣點,筆者更愛《妖夜尋狼》(Underworld)集動作、奇幻、恐怖、愛情於一身,刺激感十足的殭屍片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《妖夜尋狼》系列多年來深受影迷歡迎,除了故事設定,最大功勞當然是冷艷又打得,穿著緊身皮衣、黑色長皮靴,手握雙槍的吸血鬼女殺手莎蓮(姬蒂碧金莎 Kate Beckinsale)。上一部《妖夜尋狼前傳之狼神誕生》(Underworld3),沒有了 Kate ,可觀度大大降低。幸好是今集是延續《妖夜尋狼之魔間叛徒》(Underworld: Evolution) 的故事,看見莎蓮穿上招牌皮衣,打破玻璃拿回皮靴,已讓人熱血沸騰了。

今集為了令電影更具新鮮感,故事背景告別前三集較具神話色彩的中古世界,轉而將故事設於具時代感的空間,故事開始講述人類發現吸血鬼與狼人存在,並進行種族消算。莎蓮落入人類手中,冰封在實險實十二年,醒來的莎蓮決心尋回狼人與殭屍的混種愛人米高,卻發現自己在沉睡間誕下了女兒伊芙(India Eisley)。混種下代伊芙成為人與狼人搶奪的對象,莎蓮誓要保護女兒。同時間,莎蓮發現狼人不但沒瀕臨絕種,反而更強大,而關鍵就是在於她的女兒與實際室。

劇情明顯比前幾集單薄了,前因後果也交代得不清楚,如為何要「生劏」伊芙?這實在讓人費解。不過,這也無損今集的可觀性!


事關今集的動作場面更勝前集,電腦特技3D立體效果令血腥場面更刺激,那些手撕頭顱、橫飛、血花四濺,迎面飛來,筆者差點想躲開呢。還有變種了的狼人更迫真了,那高大、樣子兇殘的狼人好像就在跟前一樣感覺相當刺激過癮


今集的她比前兩集更剛強了,、不為所動而她和想起米高時所展現的柔情一面,讓本來喜愛的觀眾更加不能自拔吧




整部電影,女兒的造形最不討好,未變身時還好,變身時卻或喪屍,一點也找不到型格或兇猛狼人的特徵。看情況,故事還會,希望下集她會有




《妖夜尋狼:血姬覺醒》Underworld Awakening
導演:Mans Mårlind
主演:Kate BeckinsaleStephen ReaMichael Ealy




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

《高海拔之戀II》:愛情價更高








單身男女後,杜琪峯與韋家輝再度合作,古天樂與鄭秀文當男女主角再加上電影取景自香格里拉這世外桃源,單是這組合已讓人十分這部電影不負所望,無論故事結構、、拍攝手法都讓人感到驚喜。這次先談談電影裡的愛情。




相比《女》那種讓女性羨慕至極的銀彈愛情(男主角們採用的追求攻勢,可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得起吧!),《高海拔之戀II描寫的愛情更能深刻,更細膩不過,《高海拔之戀II所說的愛情似乎慢慢去細味才能領略,甚至還要加人生內裡所說的等待、堅持,還有那種默默付出的愛,美愧。人的心靈和事是變得那麼美好。





這部電影並不是那種催淚的愛情片,但整個故事,,特別是那種緣份的交錯。Micheal(演)演藝界的萬人愛戴,,先是未婚妻圓圓在婚禮上被奇貌不揚的搶走,再是與阿秀(鄭秀文)的愛情無法 Micheal 被阿秀那種、等待所吸引,慢慢地放下巨星身段,並默默地付出但正當二人的愛情萌芽之際,卻傳來,二人的關係就此愛情,不單是愛,還要,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緣份吧。即使阿秀拒絕了他,他仍拍下了〈高海拔之戀〉來記載阿秀與丈夫的故事(這就是為甚麼這部電影叫《高海拔之戀II》),繼續用愛和誠意感動她望阿秀能釋懷走出愛情的陰霾,這


阿秀與小田(李光潔)讓人感受最多,也是最讓人心碎的部份小田為了救小孩茫茫的一去便是七年了。阿秀一直都小田,即使別人告訴她,小田很大機會已經死了,但,堅信小田會回來。Micheal的出現,三番四次的打破阿秀竭力維持的等待,鋼琴、卡車、三輪摩托車,全部都是她對小田的思念,她要小田回來時一切也沒有改變另一邊箱,小田也了7讓他一直堅持下去的,就是對阿秀的愛。他為她堅持,她為他等待。


Micheal的出現,使阿秀開始放棄等待,在差不多的時間,小田也堅持不下去,就在離森林出口500米的地方冷死了。這可悲的結局,也造就了這套電影最悽美的部份。愛情之所以美好,好像
即使現實中的愛情很少這種極端的情況,又有愛侶敗於這「」中呢?










筆者特別喜歡圓圓(高圓圓演)與那農民的愛情,雖然圓圓悔婚,但實際上是她忠於曾經許下的承諾。靚仔有錢的巨星與樣子、無錢無身份的農民工,大部份人不用多想已成為巨星的「Come on, James.,她選擇了後者,甚至為此放自己的事業。她會後悔嗎?電影後段邁克找圓圓拍電影,他找到了他們。這二人一起經營麵店,這時的圓圓是現實中很多選擇,放棄從前的承諾。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一部份很不現實,但不應該就純粹









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

Låt den rätte komma in (2008)

imdb

一部關於吸血鬼的愛情片。不過,比起某同樣題材的電影,這部大概要好看上一百倍。

我是先看了原著小說才看電影。相比小說,電影明顯「乾淨」得多。這作品最特別之處是當中的吸血鬼是污穢骯髒的存在,不像其他的既高貴又有財有勢食物更會源源不絕的自動上門;Eli雖然長得漂亮,卻穿著垃圾堆裡撿來的衣服,頭髮髒得結成塊狀,身上會發出腐臭味,為了抵抗飢餓一直在黑夜中鬼崇地覓食。這種吸血鬼才正常嘛!必須以血為食物的存在怎麼可能活得幸福呢?小說把這種黑暗的環境描繪得很好,好像整本小說都帶有髒髒的感覺。電影就美化多了,雖然是吸血鬼電影,血腥場面卻少之又少,最噁心的不過是Håkan的臉罷了。

這是Oskar和Eli兩個人的故事。關於「Eli是愛著Oskar的」這個論題,老實說小說和電影的感覺真的有差,雖然劇本也是由原作者寫的。小說中Eli很明顯是真心愛Oskar的,從兩人的相處方式和對話 中感覺得到;不知何解我最深印象一段對話,是Oskar說Eli穿著撿來的衣服很噁心,而Eli回答他「你想的話,我會改」,大概那個「噁心」給予我不少 的衝擊。她說她很孤獨,「只是得了個病」。Oskar一定不知道無心的一個身體接觸拯救了自己的小命吧。

反觀電影則不多不少有Eli帶著 陰謀要Oskar成為採血人的感覺。至於Oskar愛不愛Eli就難說了。他好像只是在軟弱地逃避既有的一切同學的霸凌行為、母親的嘮叨、醉酒的父親,只會暗地用小手段去反抗而不懂得正面反擊。當然,對於十三(還是十二?)的孩子不應強求太多,不過他跟著Eli 走,我覺得他不過在依賴Eli,去避開所有不愉快。他還太年輕,不明白與吸血鬼廝守一生的意義;會是踏上Håkan的後路當上採血人嗎?還是長大後毅然離開Eli?

雖然結局看似非常美滿,可是細心一想,當中的不完美的缺陷可是相當大。吸血鬼這種存在要獲得幸福根本是不可能的事,尤其那吸血 鬼愛著人類。Oskar不止一次說過不要當Eli的同類;那麼如何才可幸福?永生的吸血鬼看著人類老去可真痛苦不是嗎?搞不好正是這種愉快中的哀愁才讓我喜歡這電影。

另外,電影中實在把Håkan美化太多了!像個慈父般為Eli付出而沒有任何要求,可是在小說中Håkan根本是個變態,尤其在地下室裡想侵犯Eli的行為更是讓人無法忍受。Håkan是否以往的 Oskar觀眾不得而知,但這種想法實在很有趣,不禁讓人猜想Eli二百多年來多少次運用美色吸引孌童者替她行事......電影中沒有明確交代Eli的性別,可是小說描寫得很清楚她是男生,是受到閹割的小男生。她也問過Oskar「假如我不是女生,你還會喜歡我嗎?」。這種設定更賦予角色一種神祕的魅力。

電影名稱Låt den rätte komma in英譯就是Let the right one in,「讓對的人進來」,源於吸血鬼需主人邀請才能踏進家裡的古老傳說。Oskar讓Eli進入了他的內心,但我覺得更重要的一點是Eli也讓Oskar 進入了她的內心。她感到孤獨,渴望朋友和玩耍,變得像小孩般天真。這種單純對她的獵食行動來說只會成為妨礙吧。假如讓別人進入了內心,不多不少會變得軟 弱,對於吸血鬼來說,不是好事吧。中文譯名《血色童話》也是不錯的,因為這像個憂傷的童話。

最後,電影中泳池那一段實在很棒,把血腥場面處理得甚為優美,令人激賞。

2012年2月3日 星期五

《星光夢裡人》(The Artist) :重拾無聲情懷,大放異彩的復古默片


在現今講求感觀刺激、3D技術大行其道的商業片年代,《星光夢裡人》(The Artist) 卻逆流而行,以復古的黑白默片形式拍攝,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(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)成功把默片的藝術性再次發揮出來,使之在各大頒獎禮大放異彩。故事充滿娛樂性,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亦細膩動人,配樂效果也都當不錯。很多人聽到黑白默片就敬而遠之,認為它們是「悶」的代表,請放下偏見吧!否則這種想法絕對會讓你錯過很多好電影。


單靠影像、配樂與少量的字幕對白去表現故事、表達思想,已是極富挑戰性的事。導演如何組織各種訊息傳達給觀眾、演員如何在沒有對白下也吸引觀眾的目光都是十分重要的,要拍出好電影難度相當高呢!許多出色的導演,如希治閣(Hitchcock) 、劉別謙 (Lubitsch)、茂瑙 (Murnau),還有無人不曉的差利卓別靈(Charlie Chaplin)正正就是來自那個黑白默片年代。


要百分百拍出前人的水準,對用慣了現代拍攝技術的人來說,畢竟還是有點難度,《星光夢裡人》在畫面形式上、故事情節、人物角色設定算是做得相當不錯。導演選擇了用彩色菲林拍攝,再改成黑白顏色,故意讓畫面變得粗糙來營造二、三十年代默片的懷舊感。不過,戲中加入的兩段有聲部份,則又添了現代感,也讓故事更深刻,成就了這部電影的獨特性。


《星光夢裡人》故事以當年荷里活從默片時代 (1920年代末) 到有聲電影時代的轉化過程為背景,凡是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過渡所發生的事,必定帶來故事性。故事開始講述當紅默片巨星George Valentin(Jean Dujardin),偶然機會下邂逅了發明星夢的小影迷Peppy Miller( Bérénice Bejo),喬治教會了Peppy要成名便要與眾不同。努力向上爬的Peppy從最不起眼的路人甲開始做起,漸漸成為電影公司的台柱;原本呼風喚雨的George ,面對有聲片崛起,卻選擇以拒絕的態度待之。導演在George的夢中加入了聲音,玻璃杯放在桌上發出清脆的響聲,女孩們哈哈大笑,但George拼命叫卻不出聲,最後羽毛飄落到地上發出巨響,或許George不是拒絕有聲片,而是無法拋棄過去的包袱,導演把人面對轉變的恐懼深刻地表達出來。現今科技日新月異,人面對轉變的恐懼似乎也是普遍存在。


George的自傲讓他失敗,加上經濟大蕭條的打擊,他變得一無所有。Peppy卻成為萬人迷偶像,二人的身分地位大逆轉,但Peppy仍不忘George,暗中幫他。Peppy的情義是美好的,望著George落寞的背景而流淚的Peppy,即使沒有一字一句,二人的感情也烙入觀眾心中。最後GeorgePeppy的幫助下,重返電影界與Peppy合演有聲歌舞片,George臉上的微笑像是訴説著重新得到別人肯定的滿足與喜悅。導演最後加入的有聲片段,彷彿是一個重新的象徵,時代巨輪縱然無情,但人間有情。











故事的起承轉合引人入勝之餘,演員也相當出色。Jean Dujardin十分帥氣,也富古典味;Bérénice Bejo相對來說就缺少了那種一嗚驚人的感覺,但她開朗的笑容與傻氣,也十分切合角色。沒有了對白,演員的表情、肢體語言便成為焦點所在,這方面男女主角都做得十分好。電影中段有很美的一幕,二人在樓上相遇,失落的George帶著苦澀的笑容看著春風得意的Peppy對他說話。即使觀眾不知道他們說甚麼,但單從男主角的表情也讓人感受到他心中那種複雜的情感。而二人並不是平排的對話,George位於較低的梯級,以仰角看Peppy。遠鏡看相遇的二人,雖置於畫面的中間,但那少許的不平衡已道出二人地位的轉變。



電影裡最搶眼的角色是男主角那聰慧的小狗,牠是一隻Parson Jack Russell Terrier9歲小狗Uggy,牠那精靈可愛的演出讓人拍案叫絶,這個配角絕對是重量級的。牠也是導演精心安排、向經典漫畫《丁丁歷險記》致敬的角色,可見導演的心思。

音樂是默片的靈魂,沒有對白,配樂就充當帶領的作用,掀起觀眾的情緒。《星光夢裡人》的配樂用的多是荷里活四、五十年代的音樂,也有由Ludovic Boure為電影作的音樂,與故事配合得十分好,難怪在2011年歐洲電影頒獎禮奪得「最佳配樂」大獎。

即使只有黑與白、光與影組合的影像,那出色的演員、配樂與浪漫的愛情故事,絕不會讓人有「悶」的感覺!電影表明是向黑白默片致敬,電影愛好者故然愛它,沒有看過黑白默片的觀眾,或是對黑白默片有偏見的觀眾,也該看一看。要知道,看電影不在於它給你多少官能刺激,而是看導演的心思、演員的演技與電影的中心價值。


《星光夢裡人》(The Artist) 
223上映



導演:米歇爾哈札納維西斯 Michel Hazanavicius
演員:尚杜加丹Jean Dujardin、貝妮絲碧祖Bérénice Bejo
片種:劇情 / 片長:100分鐘 / 級別:IIA


請大家轉載時尊重作者,請列明出處~


不要改左我篇文個標題就當自己的!這套電影是默片!有對白的,是少量對白!只是出字幕,不是出聲說對白,多數時間是沒對白的!不要誤解=.=




光影會友

開張大吉~~

這裡不單會談新戲、還會論舊片,來個「好戲同分享,爛戲齊聲罵」!

筆者不是影評人,只是恰巧愛看電影,愛寫電影,也愛發哆嗦。

愛看電影、愛談電影之友,有感而發便留下片言吧!

想加入成為發哆嗦行列也無任歡迎!^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