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觀影行為


在戲院看電影,當然想靜心觀賞。但遇著以下的觀影行為,不只破壞觀影氣氛,還會惹人反感。

以下是筆者曾經遇到或聽聞,甚至犯下的觀影行為:

打呵欠
細聲打或作口型還可以,但一個呵欠是全場都聽得見的,完全是防不勝防。
根本不知道在何時,在哪裡和哪位人士發出,但看得睏時,都應顧及觀眾感受,戲院是公共場所,不是私家影院,會破壞觀影氣氛的。

笑聲過大
看喜劇常有,自己曾犯過亦不自知。個人解決方法有兩個,若觀賞時有朋友在側,對方會「批踭」或拍拍手背示意。一人觀賞時,多會掙大嘴巴作「笑到跌下巴」狀,慢而細聲笑一笑,或哼一聲作笑了便可。

電話響起 / 講電話
放映前已有提示還要明知故犯,響起來還要大聲講更是令人討厭。既然是正在看戲,直接切線便算了,為何還要接聽?一是便立即離場,再不是請關機或將手機調較至靜音模式才可入場。

手電熒幕的燈光
曾聽說過一個手機熒幕所發出的小小燈光,也會破壞漆黑的觀影環境。「光污染」之說亦有道理,入場觀賞都應專心看戲,若電影真的令人沉悶,都給予耐性直至散場。筆者曾看一些較需要邊看邊思考的電影,或全片沒有對白或音樂時,就會有人上面書或玩手電遊戲。

邊睇邊講邊爆劇透
無論如何細聲說,都會聽得見,筆者一定出聲,實在受不了。要說便散場說,或者私下「圍威喂」講,不需要講出來,沒有人想知道你講電影下一步會怎樣。更激氣的是,試過發聲制止對方,但對方仍然繼續講,很無奈。

睡覺
看戲看到睡,筆者都曾經試過,但睡到打鼻鼾便很誇張。有次與幾位朋友觀賞《讓子彈飛》時,其中一位友人身旁的老伯是由開場睡到散場,還有鼻鼾聲,幸好院內音響比較大聲足以蓋過。看《海上花》時,睡意甚濃,但不想中途離場,只好不停咀嚼香口膠,來抵抗睡意。最尷尬的一次,是看《非誠勿擾2》時,中途睡著了,散場時友人告知,我睡覺有聲,很不好意思。

遲到入場
戲院永遠是準時開場,遲到入場是會騷擾觀賞過程。若果座位是置中的話,遲入場還會阻擋了觀眾視線。最過份的是,有人遲到之餘,還會大聲和鄰座打招呼,漠視其他觀眾。

小朋友
若果是卡通片或者是合家歡的電影,有小朋友在場是很正常。但如果家長選一些小朋友看不明的電影,要邊看邊呵的話,便會變成滋擾。在看《書劍恩仇錄》時,便有家長和菲傭帶同兩名兒子入場。在開場不久兩子已經不停的吵,最終要即時帶離現場。 

托兒所
承「小朋友」引申,早前有報道指,有自由行旅客購票著小朋友獨自在戲院看戲,成人則自行購物,買畢後到戲院接走。將戲院當作托兒所,非常離譜。加上任由小朋友單獨留在漆黑的戲院中,是很危險的。

拍照
去年《3D肉蒲團》上畫時,有觀眾在觀賞中途拍照被捕,事主解釋指好奇才拍下。明明放映前說不准拍照,加上用肉眼看3D有鬼影。既侵犯版權,又不尊重電影,為何還要明知故犯?上年看《消失打看》時,一出工作名單,很多觀眾以為電影已完結便舉機拍照,但奇怪的是沒有工作人員阻止。其實工作名單亦是電影的一部份,不是故事完結便代表電影完結的。


曾經犯下部份上述的行為,自己會感到愧疚,是對電影不尊重,並警戒不要有下次。
其實在電影放映前,院線都會有片段,提醒觀眾要靜心欣賞,為何總有人不能自律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